中国人民银行12日宣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2年以来央行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此次下调存准率为年内第二次,中国央行上次下调存准率是在2月24日,经过此次下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20%和16.5%。
目前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84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据此估算,此次下调存准率有望释放4000-5000千亿元左右的流动性。
刺激经济作用明显
此为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市场人士看来,直接的原因就是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从而有必要通过货币政策一定程度的放松来拉动经济增长。
有数据显示,4月新增信贷不足7000亿元,显著低于市场预期,这对市场主体的信心造成了明显冲击。此前央行在市场流动性并不紧张的情况下,已开始主动逆回购注入流动性并引导利率下行,试图传递放松信号,但以这种创新方式传递的信息很快被市场忽略了。“为进一步体现政策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必须采用准备金率下调来进行缓冲。”
实际上,集中公布的4月份宏观数据显示,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较为突出。
根据央行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84.23万亿元。据此测算,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直接为市场带来4000亿元左右的流动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下调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其目的是为了弥补银行贷款能力的不足,从而提供实体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信贷资金。银行近期受到存款量下降的影响,释放4000亿元左右的流动性,有助于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利于股市信心的恢复
虽然准备金率下调的消息被多数市场人士判断为对股市的利好,但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何时触底反弹的分歧仍然会给股市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进入5月之后,对于基本面的担忧开始影响A股做多情绪。伴随密集出炉的宏观数据,上证综指在5月的第二周下跌2.33%,是近6周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
就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上投摩根认为,央行此次降准符合此前市场预期——— 政策的放松趋势是确定的,只是节奏上会有变化。应该说,相对偏弱的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和5月份的流动性压力促使央行不得不采取更有影响力的行动。
上投摩根进一步指出,根据目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和宏观政策,料存款准备金率年内仍有下调空间,且预期国家还会在其他方面继续采取措施对宏观政策进行调整。
综合分析,上周A股市场出现连续下跌,主要原因就在于偏弱宏观经济数据的干扰及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让市场对于政策放松预期有所弱化;而央行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无疑会部分修复弱化的预期,有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
对楼市利好不明显
业内人士分析,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资金流动性增加,但是有多少资金进入楼市不好预期。目前,个别银行开始收回曾经的八五折的首套房贷款优惠,预计本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首套房贷款的利率或许还有松动的可能。
此次“降准”后,各银行会拥有更多的信贷额度,将为差别化信贷政策继续执行提供更多信贷支持。他还认为,目前全国各大城市房价停涨,部分城市房价出现一定程度回调,投资投机性需求基本上被挤出市场,“客观上也为此次降低存准提供了基础市场环境”。
由于调控政策仍然偏向“去投资化”,“降准”后房企短期内难以获得融资的直接利好,其资金链较为紧张的状况不可能因此改观。
随着楼市调控进入深水区,各方博弈也显著加剧。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超过30个城市先后出台各类楼市“微调政策”,有些被叫停,有些则顺利“落地”。
不少专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增速出现下滑的背景下,央行此举意在继续释放流动性。这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降息,是给金融松绑,是金融组合拳的一部分,是最近一系列金融手段组合拳的其中之一。对于楼市来说,顶多是隔靴搔痒,直接意义不大。
再降准概率大于降息
随着紧缩政策的不断出台,再加出口增长的乏力,经济增长趋势也出现明显放缓趋势。从后期政策取向来看,专家认为,未来方向仍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因为即使下调之后,存准金率仍达20%,降息则比较难说。
研究员认为,维持2012年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将有1-3次、每次0.5个百分点下调的判断,未来下调时间点选择将与外汇占款下降有密切关系。
利率政策方面,虽然今年负利率可能消失,但考虑到中长期通胀压力仍存,经济增速不会明显放缓,处在中性水平的基准利率没有大幅下调的必要;同时货币市场利率和信贷市场利率已经开始下行,基准利率维持在现有水平的可能性较大。
相比之下,数量型工具包括存准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将对合理释放流动性、降低贷款利率起到更好的效果,且不会引发市场错误预期,因此,数量型工具仍将是未来央行调控市场的主要政策工具。为配合信贷投放,推动实体经济全年平稳运行,存款准备金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必要 。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