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解放思想 奋发进取
      【学党史 谈感悟】
      加强改进作风建设
      两学一做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理论学习班
 
 
 
学习专栏
 
西柏坡精神学习读本
 

前  言

 

  西柏坡是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尤其是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党和毛泽东在西柏坡时期的理论和实践,铸就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一再告诫全党,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19919月,江泽民在西柏坡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0212月,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重温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重温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结合新的实际,坚持做到两个务必,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弘扬西柏坡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西柏坡精神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形成的。在这一时期,党所面临的革命形势是即将完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掌握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任务摆在了面前,进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党的工作重心是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党的主要任务是由革命战争向和平建设转变;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是由革命党和局部执政到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的转折,西柏坡精神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一是在革命转折时期体现出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彻底革命精神,这是西柏坡精神的重要基础;二是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这是西柏坡精神的重要特征;三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赶考和创业精神,这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西柏坡精神是对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转折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转折关头主体自我意识的体现,开拓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走向执政地位的新视野和新境界。

  二、西柏坡时期党对执政问题探索的主要内容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即将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在这一时期,党和毛泽东认真探索和研究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大政方针,提出了许多比较成熟而富有创建性的设想,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执政方略。一是构建新中国的政治制度。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方针,以确保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当家作主。二是确立了新中国的经济制度。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和结构,确立了新中国的基本经济政策,提出了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奠定党执政的物质基础。三是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了基本设想。确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奠定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以确保党的执政安全。四是对执政党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强调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要求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西柏坡精神是党探索执政能力建设的源头,体现了党的执政意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经受执政考验,完成执政使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西柏坡精神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经验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最终取得了在全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经过了一个逐步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到遍及大江南北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崛起;从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巩固,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根据地的发展,逐步成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砥柱中流。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也积累和掌握了治国安民的要义,特别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党在革命重大转折时期,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也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经验的结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实践证明,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而要做到标本兼治,就必须发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发扬赶考精神,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

  四、西柏坡精神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启示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我党实现由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这一转变的交汇点和衔接点。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不仅是革命转折时期的党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弘扬西柏坡精神,无论是对于总结党执政以来的历史经验,还是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迪。

  第一,坚持两个务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艰苦创业,使党始终成为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两个务必,它所体现的正是一种不骄傲自满,不受权力腐蚀,不被糖弹击中,勤政廉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从严治党,严防腐蚀,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增强执政意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自觉抵制糖衣炮弹的进攻,保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高尚人格,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第二,继承和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面对转折,抓住机遇,富有远见,勇于开拓,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西柏坡精神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承发扬这种精神,科学把握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第三,弘扬坚持依靠人民群众的民主精神,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坚持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执政党的党员必须有强烈的民主意识,民主精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第四,弘扬居安思危的赶考精神,增强忧患意识,使党始终成为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赶考之心,常秉赶考之情,自醒、自重、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五、学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们的国家有了令人自豪的进步,邓小平规划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正在一步一步的变为现实。但是,这仅是伟大征程迈出的坚实一步,今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可以说,这正是西柏坡精神的生命力和时代精神。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崇高理想,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群众、百折不挠、艰苦拼搏、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自满、不懈追求、适应形势、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是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时代精神的教育,不仅对于个体党员增强党性锻炼,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全体人民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西柏坡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弘扬西柏坡精神,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近年来,河北省以及中央机关和其它省市的许多理论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研究西柏坡精神,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西柏坡精神展览在北京和一些省市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共鸣,党内和社会各界都希望深入研究和宣传西柏坡精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组织编写了《西柏坡精神学习读本》。本书以党中央和毛泽东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为基础,以中华民族精神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为渊源,概括阐述了西柏坡精神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出两个务必的核心地位,同时阐述了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时代意义。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力求做到观点鲜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既为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学习西柏坡精神提供一个简明的读本,也为学术界深入研究西柏坡精神提供参考。

《西柏坡精神学习读本》第一章(上)

西柏坡精神是革命转折时期铸就的伟大精神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从19475月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1949323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此地,短短的1年零10个月的时间里,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了解放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组织指挥了同国民党的战略决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赖于发动内战的军事力量;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正如黄镇将军题词所说: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转折时期的革命实践,铸就了适应历史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一、中共中央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对国内和平的渴望,挑起内战。 1947年由国民党军队由全面进攻改为向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在枣林沟,党中央一分为三。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工委先期到达西柏坡。一年后,毛泽东率中央前委到达西柏坡。西柏坡成为中共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何去何从,历史选择了西柏坡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集团便迫不及待地要窃取抗战胜利果实,建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为达此目的,蒋介石一面接连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一面则以恢复失地为名,调集军队向解放区发起进攻;同时还秘密重印《剿匪手本》发往各战区,动员和准备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对争取国内和平有着真诚的愿望,对局势也有清醒的认识,对蒋介石的阴谋,早已洞若观火。但为了尽可能争取和平,揭露美蒋的真实面目,以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力避内战,制定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基本方针。为力争和平建国,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45825日作出决定,由毛泽东亲自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同时向党内发出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说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谈判的方针。首先,要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取得国际舆论和国内中间派

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和成就伟业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发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紧要。

()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多年,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绝不能自满,绝不能懈怠,绝不能停滞。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看到,我们取得的成就只是在伟大征途上迈出的坚实一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还会遇到很多挑战和考验,我们只有万众一心,继续发扬西柏坡精神,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完成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

第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弘扬西柏坡精神,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我们就能以正确态度对待成就与挫折。我们没有理由为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自满,因为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与所需要达到的宏伟目标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没有理由为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悲观失望,因为成就如此艰巨的事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是不可避免和十分正常的。任何骄傲自满与悲观失望的情绪都将延误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们应当在成就与进步面前谦虚谨慎,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乐观自信,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稳步扎实地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这样,我们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新情况、新问题。伴随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行,无数前所未有、难以预测的新情况、新问题必然纷至沓来,需要我们认识和解决;许多新课题、新领域必然不断涌现,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党的各级干部只有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能虚心学习各种新知识,努力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尽量减少因意气用事、盲目决策而导致的失误。这样,我们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实行对外开放。我们既要虚心学习国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又要克服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倾向,避免因盲目引进、决策失误导致我国政治、经济的重大损失,并警惕国外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既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人民和有关人士的友好合作关系,又要时刻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权益,保持中华民族的尊严、气节和风貌。

第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弘扬西柏坡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较量中的作用凸显。而创新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一个清醒的民族要居安思危,一个成熟的政党更应未雨绸缪。只有不断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才能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保证党始终挺立于时代潮头,保证国家的发展永不停步。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坚持做到两个务必,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带领人民群众开拓创新,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形成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第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弘扬西柏坡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就能做到:一是胆子大,步子稳。胆子大,克服僵化保守、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在探索创新中走出社会主义新路;步子稳,就是充分认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复杂性,通过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制定各项重大决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对的坚持,不对的赶快改。二是永远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本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没有彻底改变,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贫乏,人民生活水平还较低。即使将来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社会财富丰富了,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丢弃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本色。三是面对困难,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拚搏的精神。邓小平告诫我们,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不干,就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只能依靠全国人民一砖一瓦来建成,只能依靠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不畏艰险、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来实现。如果我们贪图享乐安逸,懒于探索创造,全面实现小康的宏伟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第四,只有弘扬西柏坡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才能继往开来。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大事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党今天的局面。党的十六大,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经验,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棒,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上,向全党庄严申明:我们取得的成就只是伟大征途上迈出的坚实一步,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们要走的路还长得很,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我们必须始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正如江泽民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很有害的。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依靠群众、民主团结精神和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谱写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篇章。

第一,弘扬西柏坡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如果政策把握失当,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续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我们要协调理顺社会利益关系,始终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我们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更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我们要珍惜民力,不可竭泽而渔,切实将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使全社会合理承担改革的成本和发展的代价,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改革的收益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他们始终保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第二,弘扬西柏坡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现在,我国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但社会管理体制不能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更新管理理念,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创新,已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在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我们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通过积极组织群众参与社会活动,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确保党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要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使城乡基层自治组织成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成为确保一方平安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我们要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通过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和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三,弘扬西柏坡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发扬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的力量。我们党只有发扬依靠群众、民主团结的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动员最广大人民的力量,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宏伟目标不懈奋斗。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健全制度,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增强群众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要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样,我们党就能更好地统一群众思想,理顺群众情绪,集中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谱写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篇章。

西柏坡精神将永远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攀登人类文明高峰的精神柱石。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只要我们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自强不息,拚搏开拓,就一定会把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变成辉煌的现实,在新的赶考中,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信创达物联网   信投融资   信投高科   东方久乐   河北信投集团   廊坊信和软件   越千年葡萄酒   信融典当  
 
版权所有:河北中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石家庄市联盟路699号七层   邮编:050061
电话:0311-85299310   Email:zhongyang_0@163.com
冀ICP备:56325692